「课堂实录」教学创新大赛课堂实录40分如何拿到手攻略

2024-05-23

图片


  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各地区省级比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为了帮助老师们成功参赛并取得好的奖项,以下从评委视角怎么进行课堂实录视频评分, 特此分享给各位需要的老师,建议参赛教师仔细阅读,欢迎进行转发分享。

   01.课堂实录评分标准解读 
1、教学理念(4分)
评审要点:教学理念体现“学生中心”教育理念,体现立德树人思想,符合学科特色与课程要求;以“四新”建设为引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评委解读:不能是简单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要符合专业特点,不能只教知识,要教做事做人,要引导价值取向和学科使命

2教学内容(8分)

评审要点:教学内容有深度、广度,体现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反映学科前沿,渗透专业思想,使用质量高的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四新”建设的理念和成果。

评审要点:教学内容满足行业与社会需求,教学重、难点处理恰当,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

评委解读:

①不能是常规简单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前沿性;

②能让听众在有限的时间内听明白

③使用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一流课程、国内外的优质公开课、教学动画等等)

④一定要因材施教;

3课程思政(8分)

评审要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三全育人”

评审要点:结合所授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评委解读:

课程应有政治立场、四个自信等元素的展示;

隐性教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要和课程本身的特有元素结合

4教学过程(8分)

评审要点: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评审要点:教学目标科学、明确,符合大纲要求、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体现对知识、能力与思维方面的要求。

评审要点:教学组织有序,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注重教学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及问题解决。

评审要点:以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支持教学创新。

评审要点:创新考核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生成性问题的解决和应用。

评委解读:

①必须有学生参与的活动;

②学生的活动要符合教学目标,不是为活动而活动;

③课堂虽然活跃,但是井然有序,不能显得流程乱,或者过于拖沓、过于跳跃;

合理、有效使用智能终端、网络、电脑等,并形成环境;

⑤形成性评价:过程考核、动态考核而非简单的终结性考核;

⑥生成性问题:根据教学过程产生的动态的“活”问题,而不是静态的“死”问题。

5、教学效果(8分)

评审要点:课堂讲授富有吸引力,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思维活跃,深度参与课堂。

评审要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评审要点:形成适合学科特色、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评委解读:

①教师本人的讲授生动、有吸引力(教态好)

②能从视频上感觉到学生听讲认真、思维活跃、参与度高(学态好);

③指向学生的能力培养、素质提升、自主学习;

④符合学科特点,风格和模式新颖,可移植借鉴

6、视频质量(4分)

评审要点:教学视频清晰、流畅,能客观、真实反映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常态。

评委解读:必须保证能看清、能听清,画面完整美观,真实。常态:让观众信服这是真实、正常的课堂,不是刻意表演、包装的。

   02.课堂实录画面呈现内容

1、教学理念:如何体现“以教为主体,以学为中心”

必须展现出教师对课堂有明确的设计理念,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

2、教学内容:如何体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并不是简单地上难度,而是要让本专业、外专业的评委感知到合理的难度。

3、教学设计:每个环节都是有的放矢

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功用,而不是走过场一样地往下讲。教学活动内容合理。

4、技术应用与环境创设:让评委感觉到常态化、熟练地使用技术手段调度课堂

教学过程中要比较经常用到技术手段,但必须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的,而不是生硬地摆进去。

5、课程思政:如何体现“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相统一”

显性教学:明确地进行讲述、灌输。隐性教学:教师的精神面貌和展现的价值观念

6、考核评价:如何体现“形成性评价、生成性问题”?

生成性问题:不是答案确定的死问题,而是跟随学生个性的活问题。

形成性评价:不是简单界定对错,而是引导思维。

7、教态学态:必须把创新报告中描述的那种生动、热烈的课堂展现出来。教师讲授生动、有吸引力;学生听讲认真、思维活跃、参与度高;课程自然、流畅、气氛活跃。

8、教学效果:让评委感觉到能学到东西

评委无论选择看视频中的哪一段,都能用不太长的时间就感觉自己有所收获